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记者温竞华、王秉阳)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日前印发《不同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和使用技术指引》,在保障公众健康的前提下,正确保存、消毒可适当延长口罩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
指引将不同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环境污染的暴露风险划分为高风险、较高风险、中等风险、较低风险和低风险五个等级。
根据指引,普通民众处于超市、商场、交通工具、电梯等人员密集区,室内办公环境,托幼机构、学校,医疗机构(除发热门诊)等场所时,都属于较低风险暴露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儿童选用性能相当产品)。
民众在居家、通风良好和人员密度低的室内外场所活动时,则属于低风险暴露人员,可不佩戴口罩。非医用口罩,如棉纱、活性炭和海绵等口罩具有一定防护效果,也有降低咳嗽、喷嚏和说话等产生的飞沫播散的作用,可视情选用。
那么,口罩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更换?
指引明确,医用标准的防护口罩均有使用期限,口罩专人专用,人员间不能交叉使用。高风险人员在结束工作、中途进餐(饮水)、入厕等脱下防护装置后,重新进入需更换;口罩被患者血液、呼吸道/鼻腔分泌物,以及其他体液污染要立即更换;较高风险人员在接诊高度疑似患者后需更换。
其他风险类别暴露人员佩戴的口罩可反复多次使用。口罩佩戴前按规程洗手,佩戴时避免接触口罩内侧。口罩脏污、变形、损坏、有异味时需及时更换。
使用过的口罩又该如何正确保存、清洗和消毒?
指引建议,如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并标识口罩使用人员。
医用标准防护口罩不能清洗,也不可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自吸过滤式呼吸器(全面型或半面型)和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的清洗参照说明书进行;棉纱口罩可清洗消毒,其他非医用口罩按说明书处理。
责编:李梧桐
来源:新华社区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通电话
图文丨尹朝晖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
图文丨尹朝晖主持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2025年第八次集中学习
图文丨夏胜利主持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有效衔接、食品安全、农村饮水安全等工作
图文丨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炎陵县人民政府签署《炎陵水能融合项目投资开发框架协议》
图文丨“八一”建军节 县"四大家"领导慰问驻炎部队官兵和消防救援人员
图文丨尹朝晖调研炎陵黄桃销售工作
图文丨炎陵县2025年二季度打造“三个高地”工作暨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会召开
下载APP
分享到